第276章“平阳昭公主能着甲胄同举义旗,姑母为何不能穿紫袍为幼主镇守宗庙?”
李重俊只是微笑, 并不直接回答。
相王子息颇丰,有六子十一女,除却三子李隆基已因谋反被勒令自尽外, 其余在相王叛乱时都还在世。长子李成器甚至带兵围攻玄武门, 结结实实地坐实了谋反叛乱的罪名。
相王事败之后,他的儿女皆同受其罪,被废为庶人。但如何处置却一直悬而未决。确立太子之后,李重俊将此事高高擡起,轻轻放下, 除李成器亦被勒令自尽之外,其余诸人只是被逐出长安了事。
李旦膝下的两个女儿本有向道之心,横遭此祸, 便纷纷上表朝廷请求出家为道,为国祈福,也是为父赎罪。李重俊一应照准。
至于太平公主暗中照拂这些侄女们, 在洛阳为她们修建了华美的道馆和别居, 还塞给她们许多金银财宝……李重俊便睁一眼闭一眼,全当自己不知道。
一向讲求刚正法度的宋璟曾向李重俊提出他此决议量刑过宽,那时候,皇帝是这样回答的:
“自大帝去后, 朝野震荡,光政变就有五次之多。”
“动乱之后, 宗室凋敝,将来金城公主离开长安之后,这长安城的李姓宗室就更少了, 朕不愿意再在宗室之内掀起风暴。”
太平公主见他一笑,知道皇帝对她的所作所为心知肚明, 便也报以心照不宣的一笑。
他们移步穿过宫城,转向太液池边走去。杨柳被春风吹动拂过白玉雕砌的围栏,两位年轻的女郎正带着一支长长的宫娥队伍向这边走来。
左边那女郎年少一些,云鬓高耸,钗环满头,正是金城公主。右边的一身绯色官袍,头上却别出心裁地戴了一只金色花冠。
她本在侧头听金城公主说话,等到两人走到近前纷纷道礼,太平公主才发现这是褚沅:
昔年那个时时刻刻低眉顺眼,不敢行差踏错一步的女官,如何变成了这般意气飞扬的模样?
“太平姑姑。”金城公主笑吟吟地喊她,“今日天气好,难得褚少卿也不忙,我正好请她进宫来和我练吐蕃话。”
“褚少卿?”太平公主好奇地重复了一句。
李重俊颔首笑道:“不错,朕应洛卿之请,任命褚夫人为鸿胪寺少卿,专典邦国外交,情报往来。此次金城出嫁的典仪皆由她一手操持。朕还委托她与吐蕃商议朕亲自送婚之事呢。”
太平公主眉头一皱:“陛下犹在病中,却要为金城送婚?这恐怕不太妥当吧?”
“这有什么不妥当,长安城夏季闷热,偶尔朕也应该出去看看城外风物。不远走,最多到渭水也就回来了。”李重俊笑眯眯地回答,他打了个手势示意褚沅和金城先走,自己则带着太平公主往另外一边走去。
太平公主心知他这是不想再讨论这个话题,转头将太子交给宫娥,才道:
“微臣回朝之时曾听朝野议论,说陛下对洛北恩遇之厚,古今少有。当时微臣还不敢相信,可陛下如今就连洛北救下来的这个宫女都给了这么高的官职,实在是……”
李重俊有些奇怪地看了她一眼:“褚少卿曾与上官太妃同掌制诰,其才能如何,太平姑姑应当是知道的。何况这些年她坐镇碎叶城,政绩极佳,年年吏部都将其列为上等。所以宰相提名她担任鸿胪寺少卿时,朕亦照准,并未有徇私之处。”
他转而轻轻一笑:“太平姑姑莫忘了,昔年太宗以魏征为镜,如今朝中也有宋璟、卢怀慎这样的谏议官,若此举不妥,他们早就上疏弹劾了。”
太平公主得到了皇帝肯定的答案,脸上的神情却越发凝重:
“微臣不是不清楚褚沅的能力,只是此举欠妥。虽说举贤不避亲,可洛北提名褚沅担任鸿胪寺少卿之后,不论褚沅在此职位上做出何等成绩,朝野那些人都会在她背后指指点点,说她是……微臣是为她可惜。”
李重俊释然地一笑:“原来是为了这个,太平姑姑多虑了。民间有句俗话,不知你这次回朝,可曾听过?”
“什么俗话?”太平公主敏锐地接过了皇帝递过来的台阶。
“听蝲蝲蛄叫,还不种庄稼了么?”皇帝说完,自己先哈哈大笑起来。
太平公主也只得陪着他笑,心中忧虑却未减少半分。李重俊似乎察觉到她心有戚戚,又开口道:
“既然太平姑姑如此担心,不如就留在长安一阵子吧。朕的这个孩子难得同您有缘,您可以住得离东宫近一些,好替朕时时看顾。”
太平公主驻足在玉阑干前,看着池中锦鲤搅碎一池春水,心中也陡然紧了一下,皇帝话里话外的意思是希望她继续留在长安,可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?
香蕉小说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