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2章“若有祸事,微臣愿意以身挡之!”
对隆熙三年的大唐百姓而言, 千里之遥的吐蕃,万里之外的大食与他们的生活关系甚浅。柴米油盐、家长里短,眼前的样样事情都比这些朝廷大局重要得多。尤其是今年——
关中、山东、河南自入春以来, 连连大旱。春耕的时节里一滴雨也没有, 好不容易暮春下了几滴雨,百姓们紧赶慢赶地把种子种下去、秧苗插起来,地里却发现了虫卵。
蝗灾不远,以姚崇、洛北牵头,宰相们急急地议出章程, 要各地各级官吏皆以捕蝗、灭蝗为己任,把裁撤的府兵分回各乡,帮助地方灭蝗。
但这个章程刚到朝中, 便激起一片反对之声。其中首当其冲的,正是宋璟的副手,时任右御史中丞的卢怀慎。
卢怀慎政绩不显, 素以节俭著称于世, 他虽然贵为当朝高官,但家徒四壁,家人所过的日子也十分寒苦。朝廷的文人雅士多有敬佩他的品德的。
有他挑头,便有许多士人上书, 要求朝廷暂停灭蝗。
“宋相公!”一贯雷厉风行的姚崇为此勃然大怒,“此事已在政事堂议定了, 你也在奏章上署了名,点头在前,指使他人反对在后, 这似乎与你的官声不符吧!”
宋璟也在为此事头疼,见姚崇率先发难, 反倒冷下一张面孔:“御史台有风闻奏事之权,指点朝政,本来就是他们的责任。难道姚相公希望我以强力压制下属吗?”
他们眼看就要当场吵起来,萧至忠赶忙出面做和事佬:
“姚相公、宋相公说得有理,此事本也不是他能阻止的。倒不如看看这奏疏上说了些什么,好予以驳斥。”
苏颋捏着那本奏疏,脸上神情复杂:“卢中丞在奏疏中说,上天有好生之德,蝗虫亦是生灵,怎可滥杀。如今陛下病重,更应修德养生,为陛下祈福。”
“真是荒诞至极。”张孝嵩不禁摇头,他常听闻卢怀慎笃信佛法,平日乐善好施,将积家之财都散于宗族和寺庙,没想到国家大事上他也拿这套说辞来顶,“可他拿陛下来作挡箭牌……”
“这事倒也简单。”洛北温声道,“陛下好生恶杀,便不由陛下直接下诏。我身为宰相,尽可以行文地方,让他们照章办事。”
这话说得不像初任宰相的大将军,倒像个精于政事的老吏,几个宰相都把目光投在了他身上。
姚崇却击节叹道:“好!郡王这个提议提得好,我再补一条,若不能成功,就请陛下革去我的官职!”
洛北转头望他,金棕色的眼眸中难得带了点情绪:“姚相公,此议我参与甚深,怎可让你一人独当此罪?”
“郡王有大功于国家,因而入阁拜相。如今边境稍安,吐蕃和议未成,郡王就丢职罢官,反而容易让这些势力蠢蠢欲动。”姚崇声音诚恳,“如今正是裁撤府兵,叫他们回去耕田灭蝗的紧要关头,边塞一起烽烟,我们就会前功尽弃。”
他语意拳拳,洛北只得点头同意。
萧至忠道:“既然朝野议论如此,我们倒不如召开朝会讨论此事。叫他们在一场朝会上把能吵的架都吵了,好过我们来来回回的行文。”
次日清晨,姚崇的回文便被中书舍人萧嵩当庭念出,朝野震动,就连皇帝李重俊也大为感动:
“当年太宗皇帝生吃蝗虫,以救百姓,朕安敢惜己一人之身而忘百姓疾苦耶?卢中丞这话不必再说!”
卢怀慎不料被皇帝当场点名,他用颤颤巍巍的手捋了一下衣袍,出列道:“臣非不懂爱民之道,只是万事万物,皆有天和。杀虫太多,有伤天地和气。此事尚可商榷,请公三思。”
“卢中丞,人为万物之灵长,你为一虫的生死而要看着老百姓活活饿死吗?!”姚崇出列回道,“若有祸事,微臣愿意以身挡之!”
卢怀慎低下头,声音更沉了:“姚相公,当国之不幸,恐怕你没有这个资格吧?岂不闻老子云:‘受国之垢,是谓社稷主;受国不祥,是为天下王’?”
这是诛心之论,姚崇忍不住后退半步,寒毛倒竖,若是真被卢怀慎的陷阱得逞,那他先前阻拦皇帝亲手下诏的做法岂不是就成了罪证?
朝中人人知晓卢怀慎是拿出了一把杀人的刀,片刻之间无人敢于迎战。苏颋定了定心神,正要上前,却见洛北一声轻笑,出列在前。
他一身郡王紫袍,本就在朝堂最前的位置,这一出列,满朝文武都能看到他昂然立于殿上,挺拔如松:
香蕉小说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