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入京暗涌
运河上最后一缕晨雾尚未散尽,贾环的官船已悄然停靠在通州码头。五月的晨风裹挟着槐花香,却掩不住空气中弥漫的紧张气息。黛玉立在船头,望着远处若隐若现的京城轮廓,纤纤玉指不自觉地绞紧了帕子。
\"姑娘可是担心?\"紫鹃递上一盏新沏的龙井,\"环三爷此番回京,必是...\"
\"嘘——\"黛玉突然竖起食指,目光转向码头方向。一队身着便服的侍卫正快步走来,为首的正是兵部尚书杨博的心腹参将周世显。
贾环整理着官服上的褶皱,眼角余光扫过岸边几个形迹可疑的商贩。那些人的右手虎口处,都有一道不易察觉的茧子——那是常年握刀留下的痕迹。
\"贾大人,\"周世显抱拳行礼,声音压得极低,\"杨尚书命下官转告,高阁老昨夜子时秘密召见了锦衣卫指挥使朱希孝,谈话内容不详。但今晨锦衣卫突然调动了三队缇骑,去向不明。\"
贾环接过密函的手指微微一顿,袖中的海图似乎突然变得滚烫。那是他们在平户藩缴获的机密海图,上面标注的航线直指天津卫某处隐秘港湾。
官轿行至朝阳门外,一队锦衣卫突然从城门洞中闪出。为首的千户陆绎——正是已故锦衣卫指挥使陆炳之子——皮笑肉不笑地拦住去路:\"贾大人别来无恙?朱指挥使在镇抚司备了好茶,特命下官来请。\"
黛玉的轿帘微微掀起一角,看见贾环背在身后的右手做了个隐蔽的手势——那是他们约定的危险信号。
二、诏狱交锋
北镇抚司的地牢里,潮湿的空气中混合着血腥与霉味。朱希孝把玩着一柄镶嵌红宝石的倭刀,刀身在火把映照下泛着妖异的红光。
\"贾大人认识此物吗?\"他突然将刀尖抵在贾环喉结处,\"天正二年,倭寇首领汪直进献给严嵩的礼物。有趣的是...\"刀锋轻轻下移,挑开贾环的衣领,\"高阁老书房里也有一柄相似的。\"
贾环纹丝不动,目光落在刀镡上那个不易察觉的\"高\"字刻痕上:\"下官倒是好奇,严嵩旧物怎会出现在高阁老手中?\"
\"聪明!\"朱希孝突然收刀入鞘,\"所以本官更好奇,贾大人从平户带回的,究竟是何等要紧之物,竟让高阁老连这柄心头好都舍得拿出来作饵?\"
地牢外突然传来整齐的脚步声。英国公张溶带着十二名亲兵闯了进来,腰间金牌在火光中格外刺目:\"圣人口谕,贾环即刻入宫面圣!高拱、张居正已在乾清宫候着了!\"
三、乾清宫对质
乾清宫的蟠龙金柱在晨曦中泛着冷光。隆庆帝端坐在龙椅上,眼下挂着两片青黑。高拱跪在御案左侧,正在展开一卷奏折;右侧的张居正垂首而立,仿佛对脚下的金砖产生了莫大兴趣。
\"...经查实,贾环在平户擅自处决倭商三十七人,私吞白银二十万两。\"高拱的声音在殿内回荡,\"更可疑的是,其亲兵队长戚继光近日频繁往来于天津卫与登州之间...\"
贾环不慌不忙地行完大礼,从怀中取出一个油纸包裹:\"臣请陛下御览此物。\"当包裹展开,露出那本浸过海水的账册时,高拱的瞳孔骤然收缩。
\"此乃平户藩主亲笔所记。\"贾环的声音很轻,却字字如锤,\"自隆庆元年起,每年六月十五,都有挂着'漕运'旗号的官船自天津卫出海。最有趣的是...\"他翻开一页被朱砂圈注的记录,\"去年那艘船上,载着二百副边军制式铠甲。\"
隆庆帝猛地站起身,龙袍带翻了茶盏。高拱突然剧烈咳嗽起来,袖中滑落一块丝帕。眼尖的张居正发现,帕角绣着与账册上相同的徽记——那是高家商队的私印。
四、雷霆骤变
三更的梆子声刚过,一队禁军就包围了高府所在的纱帽胡同。锦衣卫破门而入时,高拱正在书房批阅《漕运改革疏》,案头烛火映照着摊开的海防图。
\"本官要见皇上!\"高拱甩开锦衣卫的手,却看见随后进来的冯保展开明黄绢帛:\"高拱接旨!\"
同一时刻,贾环在乾清宫暖阁里面圣。隆庆帝面前的紫檀案上,摊开着从高府密室搜出的密信。其中一封用倭文写着:\"...新一批火铳已随漕船北上,请按约定在...\"
\"朕竟不知...\"隆庆帝的手指在发抖,\"堂堂首辅的书房里,藏着倭国关白的亲笔信!\"
贾环跪呈上一卷画轴:\"臣在平户还发现此物。\"画轴展开,竟是高拱与倭国使者把酒言欢的画像,落款时间是去岁倭寇最猖獗之时。
香蕉小说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