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香蕉小说网>都市言情>赶海1979,海洋成为我的后花园> 第123章 高才生就是高才生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123章 高才生就是高才生(2 / 2)

陈暮就听自己父母说过,自己爷爷奶奶那辈子人,在这个时代那就是每个月领工资了,计划一下这个月用多少钱,然后呢就将多余的钱,提前存到银行里去。

再用剩下的钱生活一个月。

这过程中,就没有出差过,说不够用的。

哪像后世,都是用花呗,信用卡,动不动就超了,然后陷入月光还贷族的无限循环里。

这个时代,就主打一个努力上班,老实存钱。

但陈暮知道,这样没用啊。

时代变革太快了,物价上涨也太快了。

钱,放在银行里,那就是等着贬值。

得钱生钱。

至于说,陈暮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穿越者身份去买房,这个就算陈暮一丁点金融知识都没有,都能买。

这话是没错,但是问题在于买那么多房在手,那自己就会暴露在国家眼皮子

对于陈暮来说,自己可不希望所有财富都曝光了,那样可没有好处。

更何况,自己都有水分身系统了,还利用时代前瞻性去赚国人的钱,那多没劲,自己有多差劲。

要赚,就去赚日本鬼子的钱,去赚美国佬的钱。

只不过,国外的房地产市场,是有波动性,周期性的。

例如小鬼子,陈暮就依稀记得,80年代末,小鬼子的房价会上涨到一个高不可攀的地步,然后,会突破崩盘。

一直崩到陈暮穿越过来之前,也就是2025年,房价都没回到崩盘之前的价格。

陈暮的初步打算,就是准备去将多余的钱,投入到小鬼子房地产市场,在80年代末,崩盘前全部撤走,在小鬼子身上狠狠地赚一波,让更多因此而破除的小鬼子去跳楼。

同时,到时也能去关怀更多失去工作,或者找不到工作的日本妹子,让她们感受到来自大中华的关爱。

只不过,陈暮也需要几个金融方面的专业人士给自己一些建议,同时也能给外人一个假想,那就是陈暮是利用他们帮自己赚到钱的。

自然,这些都会是陈暮去引导他们做出这样的判断和建议。

到时,陈暮也好解释,自己如何在国外赚到了那么多钱。

同时,万一日后有不长眼的对头,想要断自己的财路,挖人走。

嘿嘿,那到时迎接他们的将会是一个天大的惊喜。

“既然你已经决定了,那我们什么时候走?”沈婉钧问,“正好上次我都没能回我的母校去和同学们好好告别一下。”

上次太匆促了,她都没来得及告别。

而来鹏城之前,她觉得来这里太丢脸了,是政治因素而来,所以她也没和同学们告别,这次正好可以去好好告别一下。

“嗯,等两天。先等罐头厂选址和整个渔民村的规划结束后,就走。”

这两件事可是重中之重,这是不能出差错的。

关系到未来渔民村的幸福指数。

“陈暮村长,这是我给渔民村做出来的规划图。我参考了《平江图》的设计,结合了我们华夏文化,和陈暮村长你提出的长久发展计划,要将渔民村打造成为一个未来的度假圣地的要求,我决定打造一个古风古香的明代风格的建筑群落。”苏念之找到陈暮,将她呕心沥血一周制作出来的规划图。

苏念之展开规划图时,夕阳正斜斜地洒进临时搭建的办公室,将图纸上的线条染成暖金色。

整幅规划图以水墨打底,晕染出大海的波纹与渔村的轮廓,主建筑群则采用工笔细描,飞檐斗拱、雕花窗棂的细节栩栩如生,恍惚间竟似一幅徐徐展开的明代长卷。

图纸中央,是一条笔直的对向六车道的马路。

街道两旁的建筑错落有致,皆仿照明代江南民居风格。

苏念之指着图纸解释道:“主街命名为‘望海坊’,两侧建筑以木质结构为主,青砖黛瓦,每栋房屋的门楣、梁柱都刻有不同的海洋纹样——海浪、游鱼、贝壳,既保留古风,又凸显渔村特色。”

她轻轻叩击图纸西北角:“这里是仿照苏州园林打造的‘听涛园’,取意‘风声雨声涛声,声声入耳’。园内以太湖石堆叠假山,引海水入渠形成九曲流觞,搭配垂柳、芭蕉,再点缀几座临水楼阁。游客既能在此品茶观景,又能通过特制的水下观景窗,近距离观赏珊瑚礁和游鱼。”

在规划图东侧,一片形似贝壳的建筑群尤为醒目。

苏念之介绍:“这是‘鲛人阁’度假区,灵感来自传说中的鲛人。建筑外形模仿贝壳的螺旋纹理,内部采用大量珍珠母贝装饰,每间客房都设有独立的观海露台。最特别的是地下一层,有连通大海的玻璃隧道,客人足不出户就能体验‘海底漫步’。”

图纸下方,一条环绕整个社区的护城河跃然纸上,河上横跨着五座不同样式的石桥:石拱桥、平梁桥、廊桥……

“这些桥梁不仅是交通要道,更是景观节点。”苏念之的指尖划过图纸,“比如这座‘双月桥’,取意‘海上生明月,双桥落彩虹’,夜晚灯光亮起时,桥洞与水中倒影会形成完整的圆月,极具观赏性。”

规划图边缘,还标注着不少细节:隐藏在墙角的雨水回收系统、屋顶铺设的太阳能板、街道旁预留的轻轨轨道……“所有现代设施都做了仿古处理,”

苏念之补充道,“比如这些看似普通的灯笼,实则都是采用的电灯,这样能做到节能防火;排水口的兽头造型,既能装饰又便于清理堵塞。”

合上图纸时,苏念之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:“陈村长,我将《平江图》里的城市规划智慧,比如水陆并行的交通系统、错落有致的建筑布局,都融入到了设计中。未来的渔村,既有明代江南的婉约韵味,又能满足现代旅游的需求,真正实现‘古韵今风,海天一色’。”

陈暮端详许久。

“那个,我们的罐头厂放哪?”陈暮问,“还有后期的医院,学校,以及未来可能的商业街!”

苏念之指着这张图最远离渔民村的一角,“喏,就是这里了。这个区域,我留下了足足3平方公里的区域,并且你看,我是用竹林将其隔离开了,和其余的生活区,商业区隔离开。并且直接紧靠大马路,方便走货。”

陈暮看过去,果然,在最角落的地方,还留有一个3平方公里的土地,上面做了标记。

“因为中间有这条大马路隔着,所以,我将我们区域分为南北两个区域,每个区域各划分了1.5平方公里作为工业区。”苏念之介绍说,“然后分成两个区,我的打算是让两个区,经营不同的工业区。这样将其区分开。”

陈暮满意点头。

“陈暮村长,我想说的是,最后工业区不要太久。现阶段需要钱,可以将工业区修建在这。未来最后将其撤离。按照如今鹏城的发展,我想,未来鹏城房价应该会涨很高。在这个地方修建个工业区,太不划算。而且,从生态环保上来说,也不太合适。”苏念之提醒。

陈暮眉头一跳。

这个,不简单啊。

这位苏念之同学,果然不亏是清华高才生。

居然具备这么前瞻性的视角。

这让陈暮极为满意。

“然后工业区的建设,我也希望一直都是由我们主导,进行投资建设。那样就能保持整体的风格统一。”苏念之说,“至于学校和医院,因为我们的道路是对向六车道,有足够宽裕的空间,我打算将学校和医院放在两边。一边是医院,一边是学校。然后,为了尽可能地节约土地,最大化的资源利用,我的构思是将学校和医院一体化打造。”

所谓一体化打造,就是建造一栋楼。

例如,医院就是一栋楼,然后将所有科室分别放在不同楼层,包括病人的住院部,疗养区等等。

学校也是。除了教学楼,食堂,还包括体育场也放在一栋楼里。

“只是那样,我们的建造成本会比较高。每栋楼根据我的估算,学校如果是从小学到高中全覆盖,那为了确保不同年龄层的孩子不会相互影响和干扰,以及停车场,那至少需要建设28层。而医院,虽然要求是小型社区医院,但是考虑到未来的持续性人口发展,和游客的需求,医院最少要打造36层。”

苏念之将另外单独的学校教学楼和医院大楼的构造图拿了出来。

“我勘探过附近的土质情况,这边大多都是盐碱地,而且靠近海边,其地质结构以花岗岩残积土、砂性土、粘性土为主。其稳定性和沉降性存在一定量的不足。我不建议修建地下停车场。所以,我提议,每栋楼再增加10层,用来停车。”苏念之说。

这话一出口,沈婉钧等人都听愣住了。

有那么多车停吗?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

香蕉小说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