于是,刘备在回信中向诸葛亮写道:“我如今局势未稳,凶险难测,暂时无法将夫人和阿斗带在身边。还请转告夫人务必宽心,待我安定下来,定接他们母子团聚。”
这是刘备在孙刘联盟暗流涌动之际,做出的一个相对理智的决定。
是刘备相信阿柔的温柔贤惠,相信她会将全部心思放在阿斗身上。毕竟,阿斗是刘备唯一的儿子,也是阿柔未来的依靠。
当诸葛亮展读刘备的回信,心中悬着的巨石终于落地。
此前,妻子黄月英曾告知,阿柔夫人婉拒了江东派船接她归江东省亲的提议。
诸葛亮何等聪慧,一眼便看穿孙权此举背后深意:这分明是孙权对刘备的无声警示!
阿柔夫人虽为联姻而来,但若刘备不善待于她,江东也不会非要将阿柔强赛在此。一旦孙权将人接回,孙刘联盟便如镜花水月,再难维系。
纵观局势,孙权一方始终是抗曹的中流砥柱,而刘备在对抗曹操的战事中,尚未建立显着功勋。
因此,孙权既有实力,亦有底气。这联盟的存续与否,话语权终究掌握在孙权手中。
刘备心里没个数?诸葛亮心里能没有个数吗?
诸葛亮心里有数,但是刘备,关羽,张飞的心里没有多少数!
刘备,关羽,张飞三个人,桃园三结义开始便是一个仁义形象加两个莽夫猛汉、几膀子力气的闪耀组合。
这样的组合想要建功立业,想要发展壮大,就问,纵观历史规律,哪个成就王霸者是这样的组合起家?可刘备对此似乎浑然不觉,关羽、张飞更不必说。
刘备以仁义立世,关羽、张飞凭勇猛扬名,这样的组合想要成就霸业,与历史上那些开创王霸之业的团队相比,终究少了几分运筹帷幄的智慧。
“汉高祖刘邦四十余岁仍为泗水亭长,一身市井之气,却深谙用人之道,能将敌方人才收为己用,不图虚名,只给下属实实在在的恩惠,故而众人愿为其赴汤蹈火,将理想与忠诚凝聚于麾下。”
诸葛亮目光深远,所思所虑远超常人。
如今的刘备,虽依旧信任诸葛亮,委以重任,却不复当年三顾茅庐时的虔诚。
那时的刘备,对诸葛亮的建议言听计从,求贤若渴;而如今刘备的个性,他这个年纪的倔强、冲动,以及防范之心更加复杂。
诸葛亮既见过刘备心怀仁德、渴望光复汉室的赤诚,也逐渐看清他的局限:以兄弟义气管理团队,难以成就更大更稳的基业;在与孙权联盟一事上私心过重,即便诸葛亮多次剖析利弊,劝刘备不可同时树敌曹、孙,刘备却时常充耳不闻。
香蕉小说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