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12章 李逸辞帅
长安。
李渊批阅着奏章,时而皱眉时而微笑。
吴王杜伏威奏报,李子通被他征讨,败走太湖,收合亡散得二万余人,袭击沈法兴于吴郡,大破之。之后趁胜而进,连败沈法兴。
曾经吴地最大割据势力沈法兴,居然穷困到投钱塘江而亡。李子通尽收沈法兴之地,北自太湖,南至五岭,东包会稽,西距宣城,自己地盘丢了,就猛龙过江,鸠占雀巢。
而杜伏威尽占淮南,又夺取太湖以北地区。
江淮几大割据势力,又少了一支。
李渊有些急迫了,杜伏威如今越发得势,就怕他夺取江淮后,到时尾大难掉。
看来征萧铣迫在眉睫了。
现在就连岭南也还在不断混战,广州贼帅高法澄、新州贼帅沈宝彻杀隋官,据州依附林士弘,高州冯盎引兵进攻,擒宝彻、智臣等,岭南东部,冯盎一家独大。
“陛下,”
“延州稽胡酋帅刘仚成受梁师都招抚,聚部数万寇边,延州总管段德操请朝廷发兵救援!”
钱九陇带来一个不好的消息。
“该死的稽胡。”李渊皱眉。
稽胡,这几年就没消停过。朝廷斩杀了离石稽胡首领刘季真父子,龙泉刘师善后,稽胡就闹的更厉害了。
不仅是河东这边的稽胡,关中北边的稽胡也又闹起来了。
李渊正准备要征萧铣,结果这刘仚成又跳出来。
皇帝召宰相和太子、秦王、齐王等廷议。
“太子,刘仚成聚众数万,勾结梁师都寇边,你率师前往讨之!”
李建成闻声大喜,终于又得到领兵出征的机会了。
秦王李世民跪坐殿中,面无表情。
“元吉,你随太子从征,再调于筠、王行敏、桑显和随征。”
皇帝给太子两万人马,战兵一万四辅兵六千,以宫府兵为主。
打个稽胡,出动两万兵马,有杀鸡用牛刀的嫌疑。
殿中青铜兽炉吞吐着烟雾,掺有龙涎香让殿中香气沉沉。
皇帝斜倚御榻上,目光落在次子身上。
“朕决意发兵灭萧铣,收复荆湘。”李渊朗声道。
皇帝的这个打算,大臣们并不意外。本来去年李逸出兵山南时,朝廷就要李孝恭他们出兵萧铣,只是后来突厥压迫,李渊不得不暂停对萧铣的用兵,改调兵北上防御突厥。
如今洛阳王世充已灭,突厥处罗可汗又暴毙,
这对大唐来说是十分难得的机会。
“陛下,臣举荐李逸挂帅征萧铣。”太子立马响应。
秦王也支持:“臣以为太子所言甚是,由晋国公挂帅征萧铣最合适。晋国公去年安抚山南,平定襄邓,安定汉东淮西,晋国公挂帅自襄阳而下,河间王孝恭和通州总管李靖、黔州刺史田世康、金州总管庐江王李瑗等数路并进,顺河而下,定可一举灭掉萧铣。”
太子皱了皱眉。
李渊倚着凭几,“无逸现在是河南河北安抚大使,要安抚河南防范河北,抽不开身。”
李世民立即道:“陛下,臣身为陕东道大行台,安抚河南河北,本就是儿臣职责。
臣以为,处罗死后,我大唐与突厥再无缓和余地,现在颉利无暇南顾,此时正是我大唐一举灭掉河北窦建德的最好时机。
若是等颉利稳定汗庭,那时必然又要插手干预我大唐统一。
臣请求统兵征讨河北,立即出兵。”
太子眯起眼睛,
怪不得刚才老二对他挂帅征稽胡无动于衷,现在又附议他支持李逸挂帅征萧铣,
原来他所图更大,是要自己挂帅征河北。
李逸这个河南河北安抚大使,无疑是分走了秦王陕东道大行台很多权。
秦王让李逸去荆襄,那就是一石二鸟,抢征河北帅印,又拿回陕东道大权。
“陛下,臣以为现不宜出兵攻河北。”李建成立马道。
李渊问:“为何”
“朝廷连年作战,无力支持连续大战,今年应当是先安抚河南,只用兵萧铣,顺便清剿京北稽胡叛乱。
何况,窦建德和突厥结盟,眼下随着处罗之死,朝廷好不容易和突厥停息战争,若是进攻河北,颉利可汗必然南下,实为不妥。”
李世民反问兄长,“难道太子以为我大唐一味对突厥示好,突厥就不会再来攻打
先前处罗可汗暴毙,那是天佑大唐,如此千载难逢的机会,岂能错过
等颉利理清汗庭,必然还会再南征,我们得抓住这段时间,先发制人。
我大唐和突厥,早就不可能再言和。
突厥绝不可能坐视我大唐统一天下,始毕可汗如此,处罗可汗也如此,换做颉利可汗,还会是如此,
随着我大唐统一加快,突厥人的干预只会更直接粗暴!”
皇帝沉默,
对于突厥人,皇帝比谁都更了解,一直以来对突厥的低头示好,也只是权宜之计罢了。
皇帝考虑的是什么时候能动手,什么时候动手才能打赢。
现在跟突厥还不是动手的时机,
可也不能顾忌突厥,就什么都不做。有些事情,必须做,比如统一天下,突厥反对,大唐也得做。
大唐这几年来对突厥的退让,最终目的也只是为了先统一天下。
太子无疑不如世民看的透彻。
“秦王以为,现在是征讨河北的最佳时机了吗”皇帝问。
“陛下,此千载难逢的良机,机不可失,时不再来,必须得趁颉利刚继位,还无暇南顾之下,一举收复河北,灭掉窦建德。”李世民激动道。
“儿臣请求挂帅征讨河北!”
李渊起身。
“你若挂帅,需要多少兵马,多久能收复河北”
李世民想了想,“一年足矣。”
皇帝摇头,“一年太久了,颉利不会给我们这么长时间的。”
“半年,儿臣只要半年时间。”
香蕉小说网